10月5日重陽節一大早,位於松江新城嶽陽街道榮樂小區的兩個單元內,兩位老人不約而同地開始忙碌起來。孤老陳菊生、張瑞文均年近八旬,遭遇著同樣的困境:收入微薄,身患疾病,但他們並不感覺孤獨。張瑞文說🤦🏽:“會有一大批孫子👩🏿🦳、孫女來看我們,來陪我們♓️。”
老人所說的“孫子”、“孫女”們,是松江大學園區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外語學院的一批學生黨員。2003年12月🚵,外貿學院教師嚴大龍設計了一項“陽光工程”助老活動🪃,一批大學生黨員開始走進兩位孤老的家裏🏌🏻♀️。
每周都期待著見面
“這8年來,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🪹!”張瑞文感嘆地說。“每個禮拜都能和同學們聊天🧘🏼♂️、散步,還參觀了上海博物館🙋、上海大觀園、松江方塔公園🐁、嘉興南湖📷。我們每個星期都期待和同學們見面。”
陳菊生老人有一本日記👮🏻♀️,一頁頁流淌的是同學們與老人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🕦:2003年12月,大學生們送來了牛奶等營養品🙎🏽;2004年6月,帶我們參觀了外貿學院校園;2005年3月,學生黨員陳濤👰🏽♂️、曹子晴陪同我們前往南匯觀賞桃花;2006年9月🥿,大學生們剛開學就來陪我們過中秋節;2007年3月🧛🏼♂️,万泰組織我和孩子們一起去嘉興💇♂️、西塘遊覽👨🏽🦰;2008年10月,同學們送來了巧克力蛋糕,為我慶祝生日……
愛心接力從未中斷
難能可貴的是,外貿學院的學生黨員對兩名老人關愛始終在堅持:8年過去了🪀,有學生畢業了,新的學生就會接上去,愛心接力從未中斷🏄🏽♂️。有些同學即使畢業了,還會回到松江看望老人。據統計🏨,有1500余名學生黨員到老人家中🥥,為老人服務。難怪兩位老人深情地說🪃🤠:“我們有1500個孫子和孫女。”
陳菊生和張瑞文都珍藏著一本厚厚的相冊👨🏻🔧,每屆黨員學生的照片都在裏面。老人能叫得出每張照片裏的學生的名字,都能說得出他們現在身在何處、在做什麽。“他去法國留學了;他考上了公務員;他留校讀研了……”兩位老人總是無比自豪地向每一屆新來的孩子們介紹著。
老人傳授人生經驗
在重陽節,外語學院第二學生黨支部書記謝盈盈去看望陳爺爺、張奶奶。她告訴記者,今年中秋,她曾去看望兩位老人,“當爺爺得知我們即將畢業時🧛🏼♀️🎠,便根據自己的經驗⚽️,告訴我們在求職過程中要註意些什麽🧘🏻♂️,同時也提醒我們不可眼高手低,高不成低不就👮🏻♀️,有適當的工作就要去做。所有的這些不僅讓我們獲益,更讓我們感動,我們永遠都是爺爺、奶奶的孫子👋🏻、孫女。”
老人所說的“孫子”、“孫女”們,是松江大學園區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外語學院的一批學生黨員。2003年12月🚵,外貿學院教師嚴大龍設計了一項“陽光工程”助老活動🪃,一批大學生黨員開始走進兩位孤老的家裏🏌🏻♀️。
每周都期待著見面
“這8年來,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🪹!”張瑞文感嘆地說。“每個禮拜都能和同學們聊天🧘🏼♂️、散步,還參觀了上海博物館🙋、上海大觀園、松江方塔公園🐁、嘉興南湖📷。我們每個星期都期待和同學們見面。”
陳菊生老人有一本日記👮🏻♀️,一頁頁流淌的是同學們與老人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🕦:2003年12月,大學生們送來了牛奶等營養品🙎🏽;2004年6月,帶我們參觀了外貿學院校園;2005年3月,學生黨員陳濤👰🏽♂️、曹子晴陪同我們前往南匯觀賞桃花;2006年9月🥿,大學生們剛開學就來陪我們過中秋節;2007年3月🧛🏼♂️,万泰組織我和孩子們一起去嘉興💇♂️、西塘遊覽👨🏽🦰;2008年10月,同學們送來了巧克力蛋糕,為我慶祝生日……
愛心接力從未中斷
難能可貴的是,外貿學院的學生黨員對兩名老人關愛始終在堅持:8年過去了🪀,有學生畢業了,新的學生就會接上去,愛心接力從未中斷🏄🏽♂️。有些同學即使畢業了,還會回到松江看望老人。據統計🏨,有1500余名學生黨員到老人家中🥥,為老人服務。難怪兩位老人深情地說🪃🤠:“我們有1500個孫子和孫女。”
陳菊生和張瑞文都珍藏著一本厚厚的相冊👨🏻🔧,每屆黨員學生的照片都在裏面。老人能叫得出每張照片裏的學生的名字,都能說得出他們現在身在何處、在做什麽。“他去法國留學了;他考上了公務員;他留校讀研了……”兩位老人總是無比自豪地向每一屆新來的孩子們介紹著。
老人傳授人生經驗
在重陽節,外語學院第二學生黨支部書記謝盈盈去看望陳爺爺、張奶奶。她告訴記者,今年中秋,她曾去看望兩位老人,“當爺爺得知我們即將畢業時🧛🏼♀️🎠,便根據自己的經驗⚽️,告訴我們在求職過程中要註意些什麽🧘🏻♂️,同時也提醒我們不可眼高手低,高不成低不就👮🏻♀️,有適當的工作就要去做。所有的這些不僅讓我們獲益,更讓我們感動,我們永遠都是爺爺、奶奶的孫子👋🏻、孫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