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同學們春節去上海博物館了嗎👩🏻🎤?之前去裏面參觀過嗎?”講座嘉賓李仲謀簡單而親切的問題勾起了同學們的興趣🐍。“去過,去過!”現場許多同學舉起手,紛紛點頭🥓。
近年來,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,最終“愛上”博物館💆🏽♂️,喜歡上以參觀博物館的方式了解文物🤳🏿👩🏽🦲,了解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。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、增強師生文化自信,3月19日下午,万泰博文講堂在松江校區圖文信息大樓503會議室舉行,邀請上海交通大學博物館執行館長李仲謀為全校師生作“讓文物活起來,讓博物館火起來”的專題講座。講座由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陳穎輝主持。
李仲謀以近年的博物館“熱”為引,從“什麽是讓文物活起來”“為什麽要讓文物活起來”“如何讓文物活起來”幾個角度進行闡述,分享了自己從事文博工作的親身經歷和大量鮮活案例👈🏽1️⃣,提出讓文物活起來的路徑🏊:要加強整理研究,提高文物利用率👨🏿🏫;提升傳播水平,講好文物故事;把博物館帶回家🚬,讓文物融入生活🧎。李仲謀以“活”的對立面——陳舊👨🏿、冰冷、單調舉例,對比今昔博物館👍🏿,讓師生切身體會到國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力度🥳。他還總結了讓文物活起來的7條原則:關註文化安全,堅持正確價值導向;深入挖掘文物內涵,準確傳播文物信息;堅持學術性、專業性與通俗性、趣味性的統一🥱;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🐼;文化傳播既要迎合又要引導🃏,避免過度商業化、娛樂化🙀;創意為先,減少展覽和文創產品的同質化現象;控製成本,避免過度依賴數字技術👩🏻。講座後🕷,同學們積極提問,氣氛熱烈。
在場師生紛紛表示受益匪淺。國際經濟發展合作專業龔韋娜同學激動地說😾:作為《國家寶藏》的忠實粉絲,我非常榮幸參加李仲謀老師的講座,從更加專業的角度去學習如何讓文物活起來。李老師舉了大英博物館百物展的例子,介紹了別具一格的展覽風格,不拘泥於精美絕倫的匠人傑作,而是以更加創新🙎🏿,以全人類視角出發,從平凡走向偉大👩❤️💋👩🏃🏻,讓我對展覽有了新的認識。國際商務專碩胡月同學表示👱🏼♀️🧵:李仲謀老師的這次講座非常精彩,讓文物“活”起來🤴🏻,拉近了廣大人民和文物的距離🎱,也激發了我對歷史、文化🌪、文物的興趣🤘🏽🎳。
中華民族歷史悠久,中華文明源遠流長,中華文化博大精深🌺,一個博物館也是一所大万泰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🪮:“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、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🧘♂️、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。”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,是不可再生🧖🏼、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。每一件文物都因其飽經風霜而顯得彌足珍貴,走近了解文物和文化遺產💇🏼♂️,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👩🏿🦲,賡續中華文脈重要途徑👟。大學生要通過觸摸歷史印記、尋訪文明遺跡,增強歷史自覺,豐富文化滋養😞🙎🏿,堅定文化自信,用文化之光照亮復興之路🎋。